「忍耐是痛的,但是它的結果是甜蜜的。」——盧梭
不久前,因為人手不足的關係,一個長輩麻煩我去一個古董市集幫他的忙。其實這位長輩家裡有一點事業,並不缺錢,在古董市集擺攤可以說是他的興趣。今天的貨品都是日本的雜貨,有盤子、杯子、古玩等等。
由於是擺攤,我們的標價都算非常便宜,所以人潮量還算蠻大的。我一直認為銷售其實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,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從看商品到思考最後到消費,或是經由賣家的推銷而增強信心最後購物,這些都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的一位合夥人的態度非常糟糕,且講話非常不禮貌,但因為他是這次市集的最主要舉辦人,所以大家都必須忍著他,包括我的長輩,而我只是來幫忙的,更不能吭聲了。
我不禁在想,如果今天的我不是來幫忙的,會不會出聲告訴他你不應該這樣說,這樣很沒禮貌。但後來想到的是,大家之所以都沒有反駁他,是因為大家都必須從他身上得到利益——大部分都是錢。
職場上也是如此,多數人忍氣吞聲是為了讓自己有一份薪水溫飽,通常也是這樣才會造成勞資方的不平等,所以才會有工會的出現。近期就有長榮的空服員靜坐抗議過勞班表的事情,而為什麼大家不離職而是採取靜坐抗議?——為了錢、為了生存、為了生活品質、為了一切的一切。
從小到大我就不是一個愛與別人爭論的人,但大學的我加入辯論社除了因為這樣好像很帥以外,也是為了能夠學習如何去說服別人,減少爭吵。國小曾經拿過一張靜思語的卡片,上面寫著: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,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。這句話一直深刻地在我腦海裡不曾忘記,每次當我情緒要接近失控時,都會告訴自己生氣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沒有人感受得到,也沒有人會在乎你的生氣。
在「富爸爸,窮爸爸」書中有說過:掌握財務知識的最大原因,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。增進自己的財務知識,最後達到財務自由,不用再為了生活而低聲下氣。不論是老闆又或者是員工,持續地精進自己,當自身的能力高於別人時,就自然而然有被尊重的權利。下流老人這本書當中也有提到: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與健康,到了晚年會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。
多數人的成功案例裡都有一個核心關鍵:堅持。這也是我堅持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的原因,因為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好,所以更要努力堅持,持續地精進自己,就像盧梭所說的:「忍耐是痛的,但是它的結果是甜蜜的。」
不論現在的你是幾歲,不論現在的你是不是社會新鮮人,持續努力、精進自己,找到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,設定好自己在這個2018要前進的目標,當2019來臨時,你會發現自己的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