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些有回頭的人都不是你的目標,你要找的目標應該是那些沒有反應的。」——80/20法則做行銷,業績變百倍!:全美最優行銷大師做更少、賺更多的秘密。
帶好團隊,是每一個主管都應該學習、且一定會學習的一項技能。在上次與一個創業成功的老闆聊天過程中他也不斷提及這一點,創業就兩個方向要努力:經營與管理,經營代表如何為公司帶來收入,管理代表你如何讓你的團隊為你處理好一切;而大家不斷追求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的經營能力更好,但你有沒有想過,管理人才,帶好團隊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呢?
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,我從書裡、自身體會、以及上過的行銷課程中體會到組織心法中最重要的一點——找出你的左右手。
找出你的左右手
每個人都想用最少的時間換取最大的回報,帶好團隊自然不可能事事親力而為,而你的左右手就至關重要了。左右手不是你的小弟、不是你的員工,應該是與你一起成長,有著相同理念的夥伴。而這樣的人才具備什麼特質,又應該如何找出這樣的人才呢?
這樣的人才具備什麼特質?
願意吃苦努力,選擇一同前進的夥伴,通常都是有目標的,例如他想在30歲的時候買房買車、想在35歲的時候財富自由,想在40歲的時候環遊世界⋯⋯這些目標,或者說是夢想乍聽之下很遙遠,但如果將它細分成每年、甚至是每月的計劃呢?通常有明確的目標,且按照自己規劃執行的人,會比總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人來的更有效率。
找到一個有目標的人,他就能夠帶領大家一起找到目標,自然而然你的團隊就會更有效率。
而除了有目標以外,你還應該找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,有責任感的人往往會影響團隊中的其他人,讓大家彼此不斷激勵前進,使團隊更容易自動化。而如何知道他有沒有責任感?只要看他做事情的態度便可窺知一二,他是提前完成?如期完成?還是延後遲交呢?是提早規劃,還是期限將至才匆匆趕出來呢?這些都是可以觀察的一部份。
應該如何找到這樣的人才?
由於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及項目皆不同,所以這邊我們討論的只涉及做事的態度,通常一個組織會產生問題的原因都是:想成功又想做事的人太少。而到底應該如何找到這樣的人才呢?在80/20法則這本書裡面,他提到了一個小故事:
一個17歲的少年,無依無靠的來到拉斯維加斯,想成為一個職業賭徒並靠此維生。他興致勃勃地找上一名老賭徒並拜他為師,前提是在每次贏錢的時候都必須分一些給這個老賭徒。而他們上的第一堂課,老賭徒帶著少年來到酒吧,拿出一把隨身攜帶的手槍,老賭徒將彈夾開關打開並且隨之裝上——裡面沒有任何子彈。
「喀。」手槍發出輕微的聲音,突然,有七八個人機警地回頭警界地看著老賭徒。老賭徒說這個動作叫作「拉槍機」,他告訴少年:「這些有回頭的人都不是你的目標,你要找的目標應該是那些沒有反應的。」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?首先,你應該要有一套篩選的機制來加速你找到人才的時間,根據行業的不同,可能是證照、可能是問券、可能是分數、可能是面試等等⋯⋯而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呢?是數量,量大才能產生質變。數量要夠多,才能進行篩選,進而找出你的左右手。
你的腦袋裡有名單了嗎?你想找誰做你的左右手呢?你自己是別人得力的左右手嗎?又或者捫心自問,自己有資格擁有左右手嗎?